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

MIT第一 品牌第二

■ 張孟仁 

  二○○五年全球紡織品貿易配額取消,紡織產業生存條件更為嚴峻,尤其是面對中國低價競爭,這可從歐盟中南歐國家法義西葡等國等,來看出所以然。 

  例如義大利,即使擁有品牌,卻難以跟廉價的中國服裝匹敵,使得Prada、Sisley與Beneton等義大利品牌需要在中國設廠,以利用廉價勞工,來保障生存空間。即便歐盟在全球配額取消前,即已著手提升產品品質,意欲使南歐國家有能力應付來自中國的競爭,然而還是爆發中歐胸罩戰爭。至於北歐國家,則以丹麥、瑞典、芬蘭結合荷蘭、英國與德國等進口衣服大國,抨擊歐盟重新採取配額制(保護主義)。由此可見,在全球化下,中國貨有其優勢所在,並非義大利高級品牌能夠完全壓制它。 

  在拜讀昨日自由時報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董事長黃耀堂的卓見後,個人雖也認為,品牌是全球化下台灣紡織業必走之路,然而在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評價,以「生產來源國」的影響力較「品牌來源國」大的思維下,使得有時歐洲名牌掛上Made in China,似乎失去原味,這點也應該列入思考。這也是義大利紡織企業為何在全球化的衝擊下,仍堅持以Made in Italy來與中國貨一決高下,以鞏固義大利品牌「原汁原味」的原因。 

  本人曾訪問布魯塞爾的歐盟紡織企業協會,經濟事務會長Francesco Marchi告訴我,將加強打擊仿冒的中國貨,來鞏固歐洲品牌的地位。於此,本人相當同意黃董事長的見解,先以「MIT」(Made In Taiwan)的概念行銷全球,以「MIT」代表高品質、衛生、安全的形象,來與中國貨相抗衡,將消費者導向不購買黑心貨,並以中價位的MIT搶佔歐美市場,如銷往北歐國家與德荷英幾乎早已不存在紡織業的市場(且受困在雙重監督制監控下不能過分進口中國貨),填補其空間。同時間提升MIT產品質能,漸走流行風,順勢往建立自有品牌邁進。相信在高價位的歐洲品牌與低價位的中國貨,MIT先以中價位搶佔一定位置,往自有品牌舉步邁進,是台灣業者最能生存、茁壯的空間。 
(作者為義大利國立Siena大學比較歐洲政治博士候選人) 

資訊來源:自由時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